9月6日,武汉大学举行仪式授予加蓬总统阿里·邦戈·翁丁巴名誉博士学位。“我能体会到其价值和分量。”邦戈总统说,这个荣誉是对中加两国深厚友谊的肯定。

2017年全国博士毕业生5.8万人,而当年获得我国荣誉博士学位的仅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数量,从1983年到2017年,34年一共有330人,平均每年不足10人。这比我国国宝大熊猫的数量都要少很多。
名誉博士学位作为我国的一种“国家级荣誉称号”,能否授予,除授予对象身份显赫、贡献突出外,还要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才行。严苛的标准,让我国所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保持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为什么我国30多年来颁发的名誉博士学位数量,比国宝大熊猫还要少很多?

管理严>>> 获我国名誉博士学位人数比大熊猫还少
专家认为,我国把授予名誉博士学位看做是一件很严肃的事,能否授予,除符合授予标准外,还要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才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负责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领导全国的学位工作,组成人员由国务院任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与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实行合署办公。
标准高>>> 不允许用捐赠捐款换学位
身份显赫与社会贡献,是名誉博士学位授予的一贯原则。2010年的规定,在此基础上有几点显著的变化,如“拟授单位不得接受该人士的直接捐赠、捐资等”。
专家认为,每一本名誉博士学位证书的封面上,都印有国徽,从制度层面明确“拟授单位不得接受该人士的直接捐赠、捐资等”,有利于维护名誉博士学位授予的严肃性、纯洁性,杜绝高校、科研院所等拿授予名誉博士学位来做交易、做人情,真正体现“国家级荣誉称号”的价值。
声誉好>>> 我国名誉博士学位获得者很少存争议
能否授予一个人名誉博士学位,他是否为中国发展作出实际贡献是重要因素之一。能获我国名誉博士学位的,集中在国际政要、知名学者或科学家。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授予美籍艺术家蔡国强名誉博士学位,是目前我国获得名誉博士学位者中唯一的艺术家。
作为一种国家级荣誉的名誉博士学位,我国实施的是“授外不授内”。获得我国名誉博士学位者清一色的都是境外人士。港澳台地区获得我国名誉博士学位的总数在46人。
来源: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