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站在新时代的前列,从中国的视角看待人类所面临的生态问题,运用我们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早在16世纪,中...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站在新时代的前列,从中国的视角看待人类所面临的生态问题,运用我们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早在16世纪,中...
摘要:本文借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以葛浩文翻译的莫言作品《蛙》为研究对象,重点描述并解释其翻译策略:从习语、比喻、自由直接引语三方面进行考察,发现葛浩文倾向于使用直译策略;分析“惯习”“资本”“场域”对译者行为的影响,指出葛浩文的直译策略可归...
来源:陆志国.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回顾与反思[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43(02):51-58+84.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近20年来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进行了简要回顾,梳理了学界对该理论核心概念的理解...
1. 引言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已成为职场领域的必备技能, 用于学习国外先进思想、经验和技术, 开展经贸合作, 开拓世界市场 (王守仁2016) 。为顺应社会需求, 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注重培养外语类实用型人才...
1. 引言 外语技能水平是衡量外语学习效果的重要矩尺。外语学习动机是“解释外语学习效果差异的社会心理因素” (Gass&Selinker 2008:426) , 大量研究表明外语学习动机能够预测学习效果 (Gardner&G...
摘要:本文首先简介结构方程模型 (SEM) , 然后结合近十年来国内外学术期刊中以SEM为研究技术的应用语言学文章, 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讨论国内外研究者的使用差异。从内容上看, 国外学者常用这一技术进行纵向、验证性的全面研究;我国学者多用它...
2017年12月29日至30日, 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机构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承办的“国家安全中的语言战略”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高峰论坛是中国语言学界2017年的一场高级别、大规模的压轴性学术盛会...
[声明:本文得到作者许可摘录原文发布,以简洁阅读之方便] 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是一部记录人生旅行、描摹人情世态、暗示人生困境、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之“围城”的小说, 其外文译本之多、图书馆收藏数量之众、传播力度之大、影响范围之...
一、信息时代语言研究的变化 本部分阐述信息时代语言研究的变化。首先结合一位世界著名语言学家从“花园”走向“灌木丛”的学术经历, 强调当代的语言研究必须注重语言材料的真实性, 并突破以往研究方法的局限;其后指出在大数据时代, 语言研究将获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