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文将通过三位以上专家双向匿名评审,遴选出优秀论文作为报告论文;
(2)每篇报告论文将提供1-2名对文章主题富有研究的专门评议人,至少提前三天交给评议人阅读,鼓励评议人撰写书面评议意见;
(3)围绕报告论文,给予充足的时间进行表达和论辩。
(1) 刑事证明模式的基础理论;
(2) 审判中心主义与刑事证明;
(3) 刑事错案与证明模式反思;
(4) 中国古代的刑事证明模式;
(5) 印证模式的总结与反思;
(6) 证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7) 刑事质证的方法与规则;
(8) 刑事认证的方法与规则;
(9) 刑事证据证明力规则运作与检讨;
(10)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的刑事证明;
赵 恒 18813108317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
第二届证据法学青年学术论坛筹备委员会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